ಇ課程分享-一帆風順的竹船ಇ
✿ 背景脈絡:中班在進行紙想玩創意的主題時,做了水中紙船的實驗,在寶貝們興奮地將做好的紙船放下水後,卻發現自己的紙船因吸飽了水而慢慢沉入水中,有幾艘還破了個大洞...幼兒紛紛討論起原因,並詢問老師:「要怎麼做出能浮在水上的船呢?」老師聽到了幼兒的疑問,便領著全班一起集思廣益,想想看校園內有什麼素材比紙更適合做船?
幼兒提議:「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做木工的時候有用竹子來做樂器,我們也可以用竹子嗎?」
老師肯定了幼兒的想法,決定帶著寶貝一起試做竹船!
✿將竹子拿給寶貝們後...
寶貝A:「咦!竹子沉到水裡了,沒辦法浮起來耶!」
寶貝B:「但是它不會破掉阿!」
寶貝C:「那我們再用幾次,看看它會不會浮起來好了...」
於是大家開始思考...要怎麼做竹船,才不會沉下去呢?
於是我們制訂了一個操作流程,按照流程走,相信就可以製作能浮得起來的竹船了吧?
我們將素材準備好後,幼兒依照自己的想法黏上素材,製作出自己覺得可以「浮」起來的竹船。
(幼兒提出不同的解決辦法,並在討論的過程中傾聽他人的意見,進行融合與互相學習。)
那就...開始重複測試我們的竹船囉!
(實際操作漂浮→討論→調正素材等三步驟會一直進行重複直到成功為止。)
✿在整個操作的過程中...
幼兒發現竹船會因加上的素材大小、重量及數量差異,而影響成果,於是在不斷的進行討論與修改後,開始有了新的想法!而老師在操作的過程中也會當寶貝的支持者,我們會不斷鼓勵幼兒發想及觀察,勇敢說出想法去嘗試。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✿等到大家都成功後...將成品分享給大家,與大家分享自己成功的辦法。
老師與寶貝們討論成功與失敗的原因,幼兒提出:因為他使用了大塊的保麗龍、他的冰棒棍有黏在一起、乒乓球可以黏在四周像車子一樣…等,了解素材選擇對結果的影響後,老師也協助將結論進行統整、做成圖表,以利幼兒未來將此模型套用在相關問題之上。
課程結束後寶貝們了解到~哇!原來做出一艘能浮起來的竹船,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!
看到寶貝對於自己的作品有滿滿的成就感,老師也超級替寶貝開心的!
寶貝們在主題課程中延伸出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收獲,真棒!
✿以下記錄幼兒的學習表現✿
1.想像創造:幼兒在團討素材上提供非常多元且有創意之想法。
2.推理賞析:幼兒在觀察成功的條件後,開始更改一開始的幻想,對於實際及科學有了更深的認識,能說出失敗的原因,並能嘗試提出有建設性的想法。
3.表達溝通:幼兒將自身的想法表達出來,與他人溝通及進行修正,從一開始的傾聽,到得到成就感後大聲地分享。